2025-08-13 16:54 大财网 www.idacai.com 浏览:次
在全球人才竞争白热化与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背景下,青年人才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已成为城市角逐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杭州,这座以数字经济为鲜明标识、肩负着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高地使命的活力之城,正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努力实现“城市为青年搭台,青年为城市赋能”的美好图景。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树人总动员工作室“抢TA来给TA劲”调研团队于2025年8月6日启动聚焦杭州市青年人才发展生态的专项调研。团队密集走访政府人才服务窗口、代表性企业及公共服务机构,深度探寻杭州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创新路径与鲜活实践,旨在破译青年人才“引力场”的核心密码,为完善青年友好型生态提供实证参考。
8月7日,调研团队围绕企业如何构建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等问题对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开调研。我们调研时发现大华技术的研发团队充满青春气息,青年研发人员构成了团队的主力军,核心技术团队更是以年轻力量为主。这样的人才结构为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创新活力,也体现出企业对青年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尤为难得的是,企业人才留存率连续多年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背后是大华技术对青年人才成长需求的深刻洞察与持续投入。其创新推出 “青橙计划”,为每位青年工程师配备 “双导师”。技术导师专注夯实专业基础,业务导师则引导青年深度参与实战项目。在这一计划支持下,青年团队的创新成果丰硕,众多专利成果成功落地重大应用场景,让青年在实践中实现能力与价值的双重提升。在关注青年职业成长的同时,大华技术用心解决青年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在杭州安心扎根。生活保障上,该公司对接“人才共有产权房”政策提供购房补贴,建设租金为市场价60%的“青年人才社区”,开通非浙籍员工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大华技术打造的 “成长赋能 + 生活保障” 双轮驱动模式,清晰展现了企业参与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路径。通过专业培育体系让青年在职业上 “有奔头”,借助生活保障措施让青年在城市里 “有归属感”。这种模式实现了青年职业成长与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让企业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杭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注入了强劲的企业力量,也为更多企业参与青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次日,调研团队围绕政府服务如何匹配青年全周期需求等问题走访了杭州人才服务站。作为当地人才服务的“金字招牌”,该服务站始终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育、留、用”全周期的支持体系,为青年在城市的发展保驾护航。服务站精心打造“15 分钟人才服务圈”,整合多部门资源实现数十项服务“一窗通办”,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2025 年上半年高效受理了大量青年业务,平均办结时限控制在较短工作日内。在助力青年就业与融入方面,服务站推出落户“预受理” 机制,联合企业建立“青年见习基地”,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带薪岗位,且岗位留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为青年就业搭建了稳固桥梁。住房保障领域,服务站联动推出“人才驿站 + 长租公寓” 组合方案,2024 年成功帮助数千名青年解决了“落脚难” 的问题,让青年在城市有了安稳的居住依托。我们认为,服务站形成的“精准化 + 全链条”服务模式,已成为政府主导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核心抓手,为青年提供了从“进入城市”到“融入城市” 的全流程支持,让青年在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贴心保障。
高新区人才企业服务站
调研团队围绕公共服务机构如何增强青年城市认同等问题对杭州滨江区图书馆展开调研。当地图书馆已突破传统阅读空间的局限,成为深受青年喜爱的 “第二书房”与“社交枢纽”,正以文化软实力持续增强青年对城市的认同感。图书馆为持有“人才码”的青年提供借阅量翻倍、学术数据库免费使用等权益,联合企业、高校举办主题活动几十余场,参与超3000人次,设置“自由对接”环节助力青年合作。此外,与周边“青年之家”等联动形成“15分钟青年文化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图书馆打造的“文化服务 + 社交赋能” 模式,为青年发展型城市注入了独特的 “温度与活力”,既满足了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为他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优质平台,成为增强青年城市认同的重要力量。
杭州滨江区图书馆
协同联动:杭州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政企社”生态模式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区人才企业服务站、滨江区图书馆的实践,形成“政府搭台、企业承载、社会协同”的有机联动:政府通过服务站搭建政策与资源平台,为企业育才留才提供支撑;企业承接政府引才目标,以实战平台与生活保障让青年“有用武之地”;图书馆等从文化与社交层面补位,增强青年情感认同。三者从“政策保障”“事业发展”“生活融入”等维度发力,共同构成覆盖青年“生存—发展—归属”需求的完整生态链。
从整体来看,杭州通过构建“政府主导服务、企业提供舞台、社会营造氛围”的多维度协同模式,将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以政府的精准服务打破制度壁垒,以企业的创新平台激活人才潜能,以社会的文化浸润增强城市认同。这种“全链条赋能、多主体协同”的生态,让青年在杭州“创新有土壤、发展有阶梯、生活有质感”,不仅成为吸引全球青年才俊的“引力场”,更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方案”。
作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热门推荐
热门推荐
焦点